首页 编程 正文

软件编程无线电-可编程无线电

编程 107

今天给大家分享软件编程无线电,其中也会对可编程无线电的内容是什么进行解释。

文章信息一览:

软件无线电应用

软件无线电的应用在多频多模手机中体现明显,如ACTSFIRST项目中的可编程手机,能自动接入不同网络并适应各种标准,这标志着通信技术从固定到移动,模拟到数字,再到软件定义的转变。

《软件无线电原理与应用》是由杨小牛编著的一本专业书籍,它作为《移动通信前沿技术丛书》的一部分,详细探讨了这一领域的核心概念和实际应用。该书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具有唯一的ISBN号码***87505363373,便于读者查找和识别。出版日期为2001年1月1日,这意味着它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历史内容和经验。

软件编程无线电-可编程无线电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软件无线电,作为一种新兴的无线通信系统构架,其核心理念是构建一个开放、可扩展且硬件结构简洁的通用平台。通过软件的升级和替换,实现众多复杂的通信功能,这使得系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适应性。

软件无线电技术首先诞生于军事上的应用,由于其优良的特点,软件无线电技术很快渗透到民用的无线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是在即将走向商用前夕的第三代移动通信领域的应用。

软件无线电(Software Defined Radio)是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新概念和体制。一开始应用在军事领域,在21世纪初,由于众多公司的努力,使得它已从军事领域转向民用领域,成为经济的、应用广泛的、全球通信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战略基础。如软件无线电在个人移动通信系统,军事同时。

软件编程无线电-可编程无线电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软件无线电是最近几年在无线通信领域提出的一种新的通信系统体系结构,它的基本思想是以开放性、可扩展、结构最简的硬件为通用平台,把尽可能多的通信功能用可升级、可替换的软件来实现。本书内容全面,通俗易懂,实用性、可读性强。

软件无线电原理与应用的目录

在基带信号处理部分,第4章介绍了基带信号的调制和解调理论,以及在软件无线电系统中的同步技术,确保信号的准确传输。第5章讨论了波束形成理论与智能天线技术,包括天线的基本概念,阵列天线的构造,以及数字波束形成和自适应天线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特别强调了智能天线在软件无线电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第1章《软件无线电概述》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的基本概念。它阐述了对这种新型技术的需求,解释了什么是软件无线电,强调了其特征,如灵活性和高度可定制性。章节还深入解析了设计原理,并提供了相关习题供读者巩固理解。

第1章讲述了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基础,包括模拟调制和数字信号的调制,以及数字信号处理的各个方面,如A/D和D/A转换、滤波器、非线性处理等。接收机配置中,超外差接收机、有源器件发展和典型设计如模拟接收机、MFSK通信系统等都有详细阐述。

译者序:此书目录涵盖了认知无线电、软件定义无线电以及自适应无线系统的深入探讨,旨在理解这些技术如何革新无线通信。前言:章节1介绍自适应、感知和认知无线电的基本概念,包括对用户、网络、运营商、管理机构和频谱所有者的支持,以及认知无线电的经济效益,如频谱价值、自适应技术和智能天线等。

《软件无线电原理与应用》是由杨小牛编著的一本专业书籍,它作为《移动通信前沿技术丛书》的一部分,详细探讨了这一领域的核心概念和实际应用。该书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具有唯一的ISBN号码***87505363373,便于读者查找和识别。出版日期为2001年1月1日,这意味着它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历史内容和经验。

软件无线电的体系结构

1、毫米波无线电 通信和无线红外线通信已在多处安装试验,证明对短距通信有好处。总之,国际上不少实际应 用和试验经验表明,无线通信优点很多,值得扩大实际使用范围。可以断言,在进入新世纪后, 无线通信必将与有线通信一同快速发展和互相配合应用,不愧为信息基础结构的两大组成部分。

2、传统的基于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全部功能由硬件实现,只能工作于单一频段、单一调制方式,不同体系结构的通信系统难以相互沟通。软件无线电是在1个通用、开放的硬件平台上***用软件技术通过可编程的DSP、FPGA实现无线通信系统的各种功能。

3、第二阶段: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是局域网络(LAN)发展的重要阶段,其主要特征为:局域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开始进入产业部门。局域网技术是从远程分组交换通信网络和I/O总线结构计算机系统派生出来的。

关于软件编程无线电,以及可编程无线电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扫码二维码